本文是意昂3人口研究所任遠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大課題“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部分成果。從2020年開始,項目組和文匯報社合作⚃,開展關系中國人口發展若幹重大戰略問題的系列調查🤵🏽。第一期調查是關於低生育率社會和托育托幼的相關問題👩🔬。
從今年初開始,文匯報社與意昂3体育合作開展中國人口發展研究社會調查。這個調查是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大課題“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組成部分🌕。2020年度的調查工作主要聚焦於托育托幼和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相關問題。自6月開始以來🩸,共收到調查問卷7280份,經過數據清理的最後有效問卷在6139份。
我們在本次調查中🍼,從生育態度、生育目的、生育性別偏好等方面綜合考察生育觀念的變化,同時,還考察了人們對生育和事業發展關系的看法。
一、生育態度
問卷中🧜🏻♀️,關於城鄉居民生育態度的問題包括他們對“多子多福”💁♀️、“孩子的質量比數量重要”🧑🏻🏫、“不打算生孩子”等陳述的態度。從調查結果來看🧘♀️,14.92%的樣本存在生育數量偏好,認為“多子多福”。47.58%的樣本存在生育質量偏好,認為“孩子的質量比數量重要”🌈。9.25%的樣本缺乏生育意向,表示“不打算生孩子”(圖1)。
圖1 調查者對於生育的態度
生育態度呈現出明顯的性別分化⌚️。男性對於“多子多福”這一觀點的認同度更高,達到21.84%⛲️,女性僅為9.58%。相對而言,女性對孩子生育質量偏好高於男性,女性和男性對“孩子質量比數量重要”這一觀點的認同度分別為52.21%和41.59%🫘👏🏼。此外,女性不打算生育的比例為12.96%,高於男性樣本的4.45%😶🌫️。(圖2)
圖2 生育數量態度的性別差異
分世代的調查結果顯示🧑🏼🎤,各年齡段對“多子多福”的認同度差異不大🙋♂️🐍。各年齡段樣本對於“孩子質量比數量更重要”的認同度都較高,而且世代越年長,對此的認同比例越高。15-24歲樣本群體沒有生育打算的比例最高,達到16.87%,隨後降低🚬📑,在45歲及以上樣本中僅為3.59%(圖3)。年輕人口的生育意向明顯較低。
圖3 生育數量態度的世代差異
從圖4來看,生育態度表現出明顯的受教育程度的分化。隨著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們對於孩子的質量偏好越強烈🧑🏻🍳,沒有生育打算的比例也更高。針對“多子多福”這一觀念,則表現出受教育水平越低,認同度則上升⚙️。一定程度上說明教育程度越低😳,對於生育的態度越傳統,而教育程度提高🫲🏿,生育態度也更加現代☎。
圖4 生育數量態度的受教育程度差異
二🤷🏻、生育目的
反映生育目的的問題包括⚃:“生育是為了養兒防老”、“生育是為了傳宗接代”、“孩子是愛情的結晶”。前兩個觀念也比較傳統,而認為生育是因為愛情的看法則具有相當的“個人主義”和“現代主義”。從調查結果來看,持有傳統生育目的的樣本占比已經比較低👨👦👦,認為生育是為了“傳宗接代”和“養兒防老”的比例分別只有7.77%和8.73%;相對而言📻,“孩子是愛情的結晶”這一觀點獲得較高比例的認同(38.2%),可見人們更加強調生育子女的情感功能(圖5)⇨。
圖5 調查者的生育目的
分性別來看,男性持有傳統生育目的的比例更高,其對“生育是為了傳宗接代”和“生育是為了養兒防老”的認同比例分別為11.52%和10.28%🧑🏽⚖️,而在女性樣本中的該比例分別只有4.88%和7.53%,特別是男性和女性在“傳宗接代”的認同上差異最大。相對男性🙅🏽,女性認同“孩子是愛情的結晶”這一觀點的比例更高,為40.87%(圖6)。
圖6 生育目的的性別差異
年輕的人口更加認同“孩子是愛情的結晶”,在15-24歲🧑🏽🍳、25-34歲、35-44歲和45歲及以上四個樣本群體中🥾,認同此觀點的比例分別為40.97%、38.18%👱🏽♀️、34.08%、34.13%。45歲及以上樣本對“生育是為了養兒防老”和“生育是為了傳宗接代”的認同度都要略高於其他組別⏪,分別為11.38%和12.57%💃🏿,其他年齡組之間的比例差別不大(圖7)。
圖7 對於生育目的的世代差異
分受教育程度來看,隨著受教育水平提高,對 “生育是為了養兒防老”的認同度越低👩💼,與之相對應,對於“孩子是愛情的結晶”認同度越高🙌🏻。也證明了教育水平提高了人口的現代性🎱。總體來看,認為“生育是為了傳宗接代”😭、“生育是為了養兒防老”的傳統觀點的比重,隨著受教育水平提高,持相應傳統觀點的認同度明顯下降(圖8)。
圖8 生育目的的受教育程度差異
三🧑🏼✈️、生育性別偏好
調查中我們對生育性別偏好設計了四分類的單選題,選項包括👩🏿🌾:“生男生女都一樣”、“生男孩比生女孩好”🆚、“生女孩比生男孩好”,“兒女雙全比較好”。實際上,性別偏好不僅有男孩偏好,也有女孩偏好和兒女雙全的偏好🧑🏿🦰。
如圖9所示👳🏿,絕大部分人口沒有生育性別偏好,認為“生男生女多一樣📉,這一比例達到70.44%。4.72%的樣本存在男孩偏好,但是8.36%存在女孩偏好🔕,還有16.48%的樣本希望家庭中最好“兒女雙全”。在傳統社會中,人口群體主要表現出男孩偏好,但是現代化過程中👨🏫,父母的生育性別偏好也會多元化了。
圖9 調查者的生育性別偏好
分性別來看(圖10)🤳🏼,男性樣本的男孩偏好比例更高,為6.99%,女性樣本為3.01%👩🎤。而女性樣本不存在性別偏好的比例則略高於男性,分別為71.7%和68.77%📙。
圖10 生育性別偏好的性別差異
分世代來看,45歲以下樣本中🧜🏼,女孩偏好的比例高於男孩偏好🚙,而在45歲及以上樣本中,男孩偏好的比例更高,且傾向於“兒女雙全”的比例更高。可見,生育性別偏好在從年長到年輕世代的過渡中發生了明顯轉變(圖11)🙅🏿♀️。
圖11 生育性別偏好的世代差異
分受教育程度來看🤞,隨著受教育水平提高🏧🐆,男孩偏好的比例越來越低,女孩偏好的比例越來越高,並高於男孩偏好的比例。從初中及以下到研究及以上樣本中,男孩偏好的比例分別為6.8%🤰🏼、5.83%、4,.66%👩🏿🔬🪓、4.24%🕺🏽、3,6%✮,女孩偏好的比例則分別為6.12%、7.05%、7.62%、9.28%、9.68%(圖12)🛒。
隨著教育程度從初中以下到高中大學階段🧑🏿💻,沒有性別偏好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比重逐步提高,而隨著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具有明顯性別偏好的比重提高,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比重還發生了下降,說明更高的教育程度的人口具有更顯著的自我偏好。與之相應💡,較低的教育程度人口更多地希望“男女雙全”🌀,教育程度提高到高中大學階段,對“兒女雙全”的偏好發生下降,但是隨著從大學向更高教育程度人口,人口對“兒女雙全”的偏好卻提高了。
圖12 生育性別偏好的受教育程度差異
生育對於事業的影響備受人們關註。本調查考察了對於“生育會影響事業”這一觀點的看法🪄,即是否認同“生育對事業有不利影響”這一觀點💳。結果如圖13所示🐛。7.23%的人口認為生育會影響事業發展;女性對這一觀點的認同比例達到10.36%,高於男性的3.18%。折射出生育對於女性事業的影響更高於對男性的影響。
分年齡來看,15-24歲的樣本對這一觀點的認同度最高(9.4%)👨🏼💻,35-44歲和25-34歲群體次之,45歲及以上樣本的認同度最低(4.19%)。從分受教育程度的結果可以明顯看出🙍🏻♀️,本科以下樣本就生育對事業負面影響的整體感知程度較低,不同學歷之間認同比例差異較小,但在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樣本中🧝🏿♂️,對這一觀點的認同比例有明顯增長🧖🏿♂️,分別達到8.57%和16.41%。
圖13 不同群體對於“生育會影響事業”的認同情況
通過對人口生育觀的調查,可以發現現代化過程中,人們的生育觀念較之過去發生了明顯變化👩🔬。在生育數量與生育質量的選擇中,人們對生育質量的偏好已經占據主流,多數人口認為“孩子的質量比數量重要”,而“多子多福”的觀念已經日漸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