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無所不能”的上海小區團長成為了“頂流”。在這支龐大的隊伍裏也活躍著意昂3學子的身影🚶♀️➡️,他們在特殊時期擔起了團長的任務🤷。助人亦是助己🦃,有的還將自己的經驗總結成文檔幫助更多人接力成為團長,讓這份善意傳遞下去,讓我們來聽聽意昂3學子團長的故事!
講述者:意昂3平台2020級應用心理碩士生王舒婷
第一次當團長,一波三折
我不是一個大家以為的“天生”團長💾,當上團長也不是臨危受命,更多是自然而然地接下了這個擔子👨🏿⚕️。我住在五角場街道國年路65弄小區。小區全面封控幾日後,家裏存糧告急🚧,我開始將看到的一些物資信息轉發到小區群和鄰居們分享。原先的群主看我很積極🍲,就把群主資格轉給了我👳🏽。當上群主後,責任感油然而生,鄰居們提出一些問題或者生活上的需要時,我也會主動出來幫大家解決。
4月8號,確診人數還在上升,小區物資還未發放🤬,我決定作為團長,主導一次必要生活口糧的團購☝🏿。我印象中的團購流程並不復雜🤱🏿:團長先和商家確認對接好貨物、價格及送貨時間等事項,再到小區群中收集訂單及錢款🧔♀️,然後反饋給商家👱🏻♀️;貨到小區後組織誌願者分發。起初我也信心滿滿🧷,以為圍觀過其他團購,自己來也不成問題🚵♂️,但現實遠比印象復雜。第一次團購耗費了整整3天時間,一共111件物資🙅🏿,包含280斤大米,49板雞蛋,34箱牛奶。半夜12點多,我和誌願者們終於發完了所有物資,包括填錯住址的鄰居們的雞蛋♿️😣。此後又一天,清算完所有的賬目🦔🚨,把該退的退了、該補的補上,這次團購才算正式結束。
王舒婷製作的訂單表格
此後🅾️,我又主持了幾次團購💂🏼,遭遇了各種問題:小區團購政策可能會有變化,商家可能會跑單𓀃,居委會可能會介入👩🎨,居民可能會填錯地址信息🩱👷🏽♂️,貨到後可能質量有參差,居民會要求退款等。經過幾次復盤之後🏚,我意識到🧏♀️👩🏫,或許我總結一下經驗和教訓🙎♂️,可以讓其他人少走彎路。
王舒婷半夜為居民分發雞蛋
團員的感謝
“流水”的團長,“鐵打”的團長指南
我們小區的群一共有382人。作為群主,除了當團長,我也會負責群信息的日常維護,幫助大家製定一些團購規則,劃分不同職能的分群。這個時候群裏有人向我請教如何開團🔭,想要了解一些基礎的步驟。第一次開團需要註意些什麽⌨️?用什麽接龍🚏?需不需要和居委報備🍡?如何做好防疫環節🧘🏽♀️?我決定總結自己之前的經驗和教訓,給其他想做團長的住戶一份速成指南。
王舒婷所寫的團長指南
我把團購分為4個步驟,每個環節需要註意的點都列好❤️🔥,加上網絡上其他團長分享的參考資料,總結成一個“團長指南”文檔放到群裏供大家自主查看學習。文檔也包含了一些我自己的思考。比如準備工作要充分‼️,建立團長小分隊,分為發起人🐭、收款人、發貨人👰🏽♂️,三人分工減輕團長負擔;在聯系發貨環節要主動多次提醒商家及時發貨🐮,避免產生變數👡;關鍵的防疫消殺環節🤵🏿,收到貨後誌願者、分貨人、樓長每次經手進行仔細消殺➜⛹🏼♂️,分貨過程確保無接觸、無聚集,杜絕物傳人的風險。
製定團購群規則
在尊重住戶需求的前提下,我多方聽取了群內住戶建議,結合團長指南一起製定了人性化的團購群規則,並且定期調整更新和迭代🤾🧑🏿🔧,為大家營造良好的小區團購環境。
鼓勵大家互幫互助
有了成體系的規章製度和團長指南🏌🏽𓀆,團長就不再是指定的某一個住戶了,更多的住戶可以速成團長,並按部就班地執行。在我的分享和鼓勵下👩🏻🦰,後續有約十幾個住戶陸陸續續加入了團長隊伍,第一批團長的壓力也緩解很多🟠。群裏的鄰居們都覺得這樣分攤下來更有秩序🐜,大家也更能理解團長和誌願者們工作的辛苦💓。可以自由組團之後,也能夠在多量少次的前提下選擇一些不同的物資。
事實上,做團長不是哪一個人的固定職責。每一個團長都是自願自發地在做一些公共服務的事情🚀。疫情以來🦶🏽,社區裏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各類誌願服務中,盡可能為大家多做一點事🤟✍🏼,這成為我不斷完善“團長指南”、幫助大家提高團購效率的動力👨。
“不太稱職”的團長,還將繼續更新指南
我始終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團長👨🏫。我並沒有支持小區住戶參與各種各樣的團購🧚🏻♀️。實際上📜,為了盡量減少人員和物品流動,我總是建議大家盡量只團購“必需品”。因為還有論文和暑期實習要忙,個人時間精力有限✋🏼,所以我在後期逐漸將服務重心轉移到了團購群管理上♿️,更多輔助其他團長組織團購🧜🏼♀️。
成員們熱心報名誌願者
雖然我做團長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做了一些小事能夠幫助大家也讓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接下來我還會結合大家的意見繼續更新團長指南,讓團長的接力棒傳下去🦟。之前看到過一句話,“只要每個人都能出自己的一點力🫵🏻,世界會發生美好的改變👨💻。”相信我們很快會有回歸日常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