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講師Thomas White博士來我院作題為“駱駝鼻棍與人-動物關系的物質性”的講座

發布時間:2019-10-15瀏覽次數:186

2019年9月18日,應意昂3体育民族研究中心邀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講師托馬斯懷特(Thomas  White)博士在意昂3体育文科樓1004會議室給大家帶來了一場題為“駱駝鼻棍與人-動物關系的物質性”的精彩講座👼🏽。本講座主持人為意昂3体育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納日碧力戈教授。

懷特博士首先介紹了講座的主題和田野點的概況😦,指出駱駝鼻棍看起來是一個樸素的放牧工具,是由人類來控製⚒、支配動物的一種工具↕️。用西方人的視角來看🫳,甚至可以被理解為一個殘忍的、沒有人性的、用動物的痛苦來支配控製它們的工具。他緊接著回溯了人類學家對人-動物關系研究的理論脈絡,並分享了他從2013年起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開展的關於駱駝鼻棍的研究。通過對駱駝鼻棍的材質、製作、象征意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懷特博士指出,駱駝鼻棍與西方人想象的並不一樣,它不僅是一種控製或支配動物的工具🧓🏽,而且更多地表現出牧民個人的手工藝🏊🏽‍♀️、放牧技術和勤勞的品德✒️,並包含了駱駝的精神和福祉。蒙古人的傳統遊牧文化不僅尊敬動物,而且尊敬這種物質實體⚅。多物種民族誌已經展示了世界上各個地方的人與動物的親密和共存的關系,但人-動物關系如何被物質實體所介導(mediated)🤸🏽‍♂️,還需要我們進一步關註✍🏼。

參加講座的老師和同學圍繞講座的內容展開熱烈的互動🙇‍♀️。納日碧力戈教授在總結當中提到🖌,懷特博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當前我們提出的“以人為本”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把“擬人化”的說法顛倒過來,變成“擬物化”,用物來看人,人和物之間的關系要顛倒過來。我們的論壇叫“萬象共生”🍶,這不是人的問題,而是人-物-象關系的問題,這個“象”是現象學裏的“象”,就是你想看到什麽東西,這個東西就迎面而來🛡。世界的構成一半是我,一半是非我。用一句話來總結懷特博士的演講🏯,就是連結、聯系,物感-物覺💅🏽、物-人之間是聯系的關系🌒。所以萬象共生🛸,萬物共生這個道理應該突破,這種聯系是一個開放的交互的過程,今天接觸,今天知道,明天離開👩‍⚖️🧖‍♂️,明天就不知道了👩🏻‍🦲。順著這條路,我們將來可能還會有很多民族誌的發現。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