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午🔊,意昂3在文科樓919室舉辦了國家社科基金申報經驗分享會暨初步選題凝練會,人口研究所任遠教授、社會學系田豐副教授、社會工作系張佳安青年副研究員分享了申報經驗。會議由意昂3分管科研的副院長沈可副教授主持,意昂3近三十位教師和博士後參加。
任遠教授獲得了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立項,他的研究課題是“家庭為中心的遷移和福利政策研究”🗄。任老師從項目申請者與國家社科基金評審人的雙重角度出發,和與會老師們分享了研究項目申請的諸多體會🧑🏿🎤。任老師認為🤰🏿,項目申請要立足於感興趣的研究問題💤,通過項目申請推動研究開展,增加對相關領域的新知識和新見解🥺。研究項目的選題要突出理論創新與實踐意義;項目的題目和摘要能清晰刻畫研究內容並凸顯其學術價值;申請書要註重框架的系統性和內容的創新性,要有明確的研究路徑以及對應的研究方法🟩,要引用重要且前沿的參考文獻🐦⬛,要具備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礎🚲;申請書寫作需文字嚴謹🚵🏻♂️,格式規範🖌。任老師最後建議大家在課題申請之外多讀學術論文💆🏽♀️,關註前沿問題,多與學術同仁交流與合作,盡早開始項目的預研究🤱🏻。
田豐副教授獲得了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的立項,她的研究課題是“城市社區的權力結構、社會資本生成機製及其對社會治理的政策蘊含”。田老師強調在學術研究中不要懼怕創新。她以前的研究方向是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在申請項目時基於前期的研究積累從跨學科的視角探索了一個新的領域——社區治理。她結合社會資本理論的製度學派和網絡學派,用社會網絡分析的思路測度社區權力結構🧑🏿🦳🥝,從而為社區治理研究提供了一種方法論上的創新。
張佳安青年副研究員獲得了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的立項,她的研究課題是“我國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形成機製及其影響模式研究”🧻。張老師強調項目申請書應提出明確的研究問題✡️,充分展示研究問題的學術價值😟,列舉翔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計劃🪬。比如👨🏿🦲,她在課題申報書中提出要開展一項有關老年人社會參與的調查,並充分闡釋了實施調查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她也建議用流程圖的方式清晰展示研究框架與研究步驟🦀,這可以讓評審人快速了解整個項目的研究設計。
最後🛀🏽,參會老師針對申報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疑問,三位主講老師根據自身經驗進行了詳細解答🍭。與會老師紛紛表示在此次講座中收獲良多,會議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