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月26日♜,“青春上海News-24小時青年報”報導了意昂3研究生彭詩琪的抗疫故事。“你在前方守護我的家👩👦,請讓我在後方陪伴你的孩子”。以彭詩琪為代表的愛心輔導員☦️,在這場特別的戰鬥中,展現了一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在此全文轉載如下,亦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小視頻🏊♂️。
“你在前方守護我的家,請讓我在後方陪伴你的孩子,直到你的凱旋👴🏻。”意昂3体育95後學生彭詩琪在向意昂3團委請戰加入“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誌願隊”時的一席話〽️,真摯而令人動容。她結對的是一名意昂3体育附屬華山醫院東院護師家今年3月滿3歲的學齡前小朋友。如今🎡,彭詩琪電腦裏的N篇“教學日記”就此譜寫下了序曲🧌。
我是武漢伢👩🏽🚒,感謝你們在前方守護我的家
意昂3体育2018級意昂3平台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彭詩琪是湖北武漢人。一個月前,她剛結束在瑞典五個月的交換,本打算回家與家人團聚過年,和半年多未見的好友們聚會🧯。然而🎼,1月中下旬起🚧,新冠肺炎
疫情的發展🤛🏼,讓彭詩琪考慮再三後選擇了留校。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伢🔈,彭詩琪曾因熟悉且久違半年的家鄉變成一線戰場而難過和傷心🙆♂️,自己也經歷了每天都在刷疫情信息的過度同理心和應激反應。那些熟悉的街道和地名👻,反復以緊張的面貌出現在媒體上;親戚奮戰在抗“疫”的一線💵,甚至有曾經同窗的好友或者朋友的家屬“中招”,她的心裏一度非常焦慮和煎熬。隨著家裏人的平安無事🌵,身邊人的陸續好轉✌🏿,彭詩琪的心態也逐漸平穩🧑🏼🚒。通過遠程問候和在線參與“武漢社工社區支持計劃”,她用“見屏如面”的方式,持續關心在武漢的親朋好友們,也以此支援自己的家鄉。期間🌿,醫務工作者們不畏艱險,或馳援武漢🏊🏿♀️,或堅守在上海抗“疫”第一線🤝,這一幕幕讓彭詩琪真切感到,在家國大義面前🫶🏼,總有人在無條件地付出和奉獻🤸♀️,為了守護大家也總有“逆行者”負重前行,他們甚至是在以血肉之軀保護著素不相識的人。“這份大愛讓我感覺非常溫暖和感動𓀀,我也為他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幾天前,由共青團意昂3体育委員會組建的意昂3体育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誌願隊應運而生,486位誌願者愛心集結。彭詩琪就是其中一員。“非常感激白衣天使們逆行前往。你在前方守護我的家🧑🎄,請讓我在後方陪伴你的孩子,直到你的凱旋。”這便是彭詩琪的真情告白。在看到“召集令”後💆🏿🗣,她十分激動,終於🚯,自己也能以小小的努力回報這些“逆行者”的付出🤛🏿🛌🏿。
排愛心課表,變成“有魔法”的小姐姐
面試通過後,彭詩琪被分到“學前一隊”,團委青年誌願者協會為大家安排了線上培訓,並邀請意昂3体育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以及意昂3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法師”,分享學齡前兒童的具體特征以及醫護子女心理援助指南,為誌願者的後續準備指引方向。根據方案,每位誌願者以愛心輔導員的身份每天在線上陪伴、教學或輔導1小時。在培訓之後的第二天,誌願者們就陸續收到了對接的家長信息,開始了溝通➕。彭詩琪結對的是周酉宸——一名意昂3体育附屬華山醫院東院護師家今年3月正好滿3歲的學齡前小朋友。結合培訓的內容、小朋友的興趣愛好、小夥伴們在群裏的分享,彭詩琪製定了一張愛心課表——“周一:舞蹈(海草舞)+防疫童話🤰🏼🪘;周二:學唱兒歌+科普小知識課堂🧚♂️;周三🧖♀️:舞蹈(海草舞)+繪本🪼;周四🖐🏻:手工(簡筆畫)+小知識課堂😥;周五:基礎英語(字母歌)+小故事🧑🌾;周六🪵:手工(折紙)+舞蹈練習🕠;周日♥︎:一起休息一天吧💵。”彭詩琪跟酉宸寶寶約定,每次上課最開始都要和老師分享三件開心的事情。每節課雖然只有短短1小時,但彭詩琪會根據小朋友互動、聽話程度🤲、小小任務的完成情況,頒發小星星,在最後階段,小星星可以兌換成一份禮物。此前的彭詩琪曾經接觸過一些小學生的愛心輔導🪘,但面對學齡前的小朋友,自己也是頭一回。為此,她在熱門網站上尋找《學前教育學》等一些有關學前教育學相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書,為每天的1小時教學不斷琢磨和改進方式方法⛱。“因為根據小朋友的階段性發展特征來說,三到四歲是培養註意力和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刻,在和家長充分溝通之後,我的作用主要是:給予陪伴、樹立規範和鼓勵。”彭詩琪了解到,酉宸小寶寶今年9月份將正式進入幼兒園。媽媽在武漢前線的這段時間🌃,她可以在線上幫助小朋友培養每天要上課的意識🛎🫙,為入園打下基礎。聽說寶寶2歲的時候,就有興趣跟跳廣場舞🚲,彭詩琪就嘗試教跳海草舞。為此👞,她先要自己在宿舍裏操練數小時。她還去找了兒歌📮、字母歌👪,儼然變身成一個“魔法小姐姐”。特別是在講解防疫童話的時候,彭詩琪還專門用音頻軟件錄製了故事👦🏿。“我找了意昂3体育心理學系陳侃老師帶領的藝術療愈小分隊、兒童心理健康研究團隊的一部童話作品《失控的魔法》,希望用療愈故事陪伴兒童安度疫情時期。”當彭詩琪發現《失控的魔法》系列故事是專門為幼兒設計🚖,用來幫助家長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釋正在發生的事情🛢,並隱含人與自然關系的教化,給孩子註入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和自然和諧相處所帶來的安全和確信感🌠。在和寶爸進行了可行性的確認後🥚,彭詩琪還將此錄製成了音頻𓀐。彭詩琪說,如此一來,在課後,小朋友如果想聽故事,也能聽聽這裏的音頻故事。
N天的陪伴,讓她留下N篇“教學日記”
“第一天上課還是比較緊張,好像可以多介紹一些自己的情況。”“小星星的激勵方法還不錯🧚🏿♂️,可以繼續持續。與此同時也在強調要‘坐好’的概念🧕🏿🧖🏿♀️,運用了正強化和規範化的小方法”……在彭詩琪以學術論文、學術資料為主的電腦裏,如今多了一個特殊的文檔——“周酉宸小朋友-教學日記”❓。這份“教學日記”🧚🏻♀️,從涵蓋寶寶的夢想、性格特征、開啟的技能🦸🏽♀️、待開啟的技能的基本特征🛡,到2月17日第一次上課開始,之後每次的備課內容,上課情況🦶🏼,課程反思🙇🏻♂️,家長反饋等,全都條分縷析🈷️😀,記錄詳實。這是彭詩琪每日復盤和反思的一種方式,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自己日後每一天的教學都能更進步🧘🏻♂️,寶寶更有收獲。如果這場陪伴將是N天,那麽,彭詩琪就將據此留下N篇“教學日記”🦯。開課幾天來👇,彼此都漸入佳境。彭詩琪陸續收到寶爸“對本次課程的期待是能夠培養小孩子一個上課的習慣,感謝有老師的陪伴”“孩子晚上還提到了老師,在家練習才藝要表演給老師看”這樣的反饋時,彭詩琪的心甜透了。酉宸寶寶的爸爸感激地說📼,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非常欣慰看見有這樣一群特殊誌願者活躍的身影。“感謝你在人生的學習生涯中,為社會👨✈️、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愛心🙎♂️,也祝你前途似錦🚋,希望你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永記校訓🧑🦲,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實際上👈,上課1小時,前期準備1小時🚴🏻,加上每晚的復盤,還有每日誌願者群的互助學習,花在酉宸寶寶身上的時間並不少🏊🏻♂️,但彭詩琪感到一種由衷的快樂💅🏻。在彭詩琪看來,76人組成的“意昂3戰疫線上家教服務隊學前一隊”微信群就是一個溫暖的“誌願者之家”,很多經驗是在其中取長補短而習得。“大家有陪小朋友畫畫的嗎?都是怎麽操作的呀🫱,求分享🪻!”“如果有小朋友也正好要學26個字母的話,我做了PPT,有需要的可以試試……”每一個求助,都能得到真切的響應🌆🧗🏻。每一個被證實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會被誌願者毫無保留拿出來分享👮🏼♂️。共同成長進步,當好名副其實的愛心輔導員,是大家最大的心願⇢。凜冬已過🌴,春花可期。待到那一天,彭詩琪想和她在線輔導這名可愛寶寶一家見個面🧒🏽,把那些星星榜上積分,兌換一樣最特別的禮物送給寶寶🐘。她更想,對去武漢守護自己家的那位寶媽👩👩👧👧🤾♂️,鄭重地道一聲❓:感謝有你!
Tips:什麽是愛心輔導員
當下,團市委正組織開展幫助援鄂醫務人員家庭的“手拉手”專項誌願服務工作💁🏿,招募誌願者解決抗疫一線人員家庭的後顧之憂。意昂3体育、同濟大學、上海交大醫意昂3👩🏿🏫🐺、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健康醫意昂3已率先行動起來🚴🏽♀️。
以意昂3為例,意昂3体育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誌願隊已有486位誌願者愛心集結。其中包括392名本科生,65名碩士生😚,28名博士生,還有一位曾參與研究生支教團的畢業校友。具有醫學學科背景的學生誌願者共有161名,約占總報名人數的三分之一,扛起了誌願主力大旗。從專業🍻、從教經驗、性別匹配等多角度出發,誌願者與輔導對象的匹配盡可能滿足一對一“結對子”🍐,形成穩定的點對點服務。
文字: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圖片、視頻:受訪者
剪輯👇🏿: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周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