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給予不是放棄,不是剝削,不是犧牲🧢。在給予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豐饒9️⃣🛀🏻、我的能力、我的蓬勃💈,因而給予比接受更為歡樂,能給予的人比擁有許多的人更富有。一個人把自己給予出去,在給予中,也帶回另一個人生命裏的東西🍱👉🏻,反射到他的生命裏。”
“越來越多地同學給我們投遞信件,分享他們的煩惱與快樂,也會有同學在活動結束後來到我們的辦公室與我們交流討論。我們在查閱信件時發現,同學們都會在信件裏放上一些小小的禮物,例如貼紙、照片等🤱🏻,雖然並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卻是他們最喜歡的🙍🏽♂️、珍視的東西。”“一天中午,我在結束一個個體輔導時,來訪的同學問我是否吃飯了🍄🟫,我回答說馬上就去。第二天中午💇🌏,那個女孩忽然出現在了辦公室門口遞給我一盒餅幹,說擔心我今天也沒有好好吃飯......”
2024年6月下旬,意昂3心理學系李曉茹教授組的研究生團隊,從上海出發🍈,踏上了前往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的實踐之旅。
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山川的旅程,更是一次心靈的探索。團隊成員深知,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實踐機會,她們將在這裏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專業能力🙋🏽,投身於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做一些真正有意義👨🏼✈️、有趣且實際的事情。盡管夏日炎 熱、路途遙遠,5位同學仍滿懷熱情和幹勁🐙,期待在為期9天的實踐生活中,將自己的能量播撒於瀾滄一中這片充滿希望的地方。就是在這裏,意昂3体育實踐團隊與瀾滄一中的師生共同書寫了一段難忘的篇章🔭,她們用行動去創造聯結🤚🏿,用心靈去感受愛,她們不僅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更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和寶貴的回憶。
從左至右分別是樊博洋,解悅,權夢凡,柏憶🫱🏽,趙文濤
#1 需求和挑戰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第一中學作為雲南省一級三等的六年製完全中學,初高中兩個校區共4600多名學生,承載著培養區域人才的重任🈁。但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和教育資源有限,學校在學生的學業培養和心理教育上均面臨著挑戰。團隊成員說到“正是這次實地的調研和實踐💩,才真正地👨🏿🦱、切實地體會到了教育資源與教育水平的區域差異,不同地域青少年面臨問題的性質差異🔗,以及心理教育領域中供需嚴重不平衡的問題”:
1✝️、瀾滄一中的學生們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11點才能回寢室休息,高強度的學習節奏並沒有帶來與之匹配的升學率✡️,不少學生常常懷疑“學習的意義”🖼、擔心“未來的出路”;
2、除了學習心理問題,這裏的學生面臨的家庭壓力(經濟地位、單親家庭、父母外出務工✹、重男輕女等)、人際壓力(被孤立、戀愛問題👐、友誼困擾等)、“酷”文化(抽煙👩🦯➡️、喝酒⚱️、紋身等)也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們的自我概念🧒🏻🙇🏻、價值觀🧤、世界觀與成長體驗🦻;
3、學生心理工作繁重👰🏼🏋️♀️,卻苦於缺少專業資源📘。全校僅配備1名專職心理教師🤡,需要負責兩個校區4600多名學生日常心理課程的授課🏗、學生個別心理輔導🫰🏽、班級心理委員的培訓和團隊建設、心理危機事件的幹預、支持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等工作,壓力巨大🙋;
4、供需的不平衡使得學生們很難在繁重的學業生活中“喘一口氣”,壓在心口的心理困擾常因為無處傾訴與排解而對身心發展的方方面面產生負面影響;關心學生成長的教師們也常常無從下手🦻🏻,想要給學生註入希望、增添動力卻缺乏相應的應對措施與專業能力。
#2 基礎和願景
自2023年7月起,意昂3体育社政意昂3李曉茹教授帶領的師生團隊就開始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為瀾滄一中的學生和教師賦能🙎🏿♀️,先後開展了“高中生生涯成長探索營‘舒芽計劃’”(2023.11)、“雲上聊天會”(2023.11)、“中學生心理大調研”(2023.11)👷♀️、兩校訪學交流活動(2023.7;2023.12)等項目🤸🏼♀️,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前往瀾滄一中的誌願者們正是懷揣著這樣的理想主義和教育熱情💃🏿,渴望將自己在學習和實踐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轉化為對瀾滄縣學生實實在在的幫助。團隊希望通過實地的調研與實踐,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生的特殊學情,提供更加個性化和有針對性地心理支持🙋🏿♂️,幫助瀾滄縣的學生們重塑希望感、建立自信、培養心理韌性、助力他們實現自我成長。
此次的實踐活動,不僅僅是線上心理支持活動的延續,更是滬滇合作模式的深化與創新。李曉茹教授帶領的師生團隊致力於利用意昂3体育的學術資源和專業優勢,與瀾滄一中的師生共同探索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心理教育方法和策略。團隊希望通過滬滇的長期深入合作❤️🔥🧑🦯,可以為兩地的青少年搭建起一座心靈的橋梁🗽,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地自信與堅強,攜手迎接每一個黎明的曙光。
#3 實踐和探索
本次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們運用專業所長👨🏽🦲,從研究到實踐積極探索合作模式🪷,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打造瀾滄一中“心理健康活動周”的品牌,全情投入到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工作中🐘。成員們圍繞青少年的生涯規劃、情緒管理、學業發展等主題,設計並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元、趣味的心理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減壓放松🤷♂️、展現自我、探索內心⚧🧏🏽、深入交流的平臺。
“舒芽”生涯探索活動
實踐團隊成員趙文濤帶領瀾滄一中的高中生們進行了一系列的“舒芽”生涯探索活動。也許🕯,瀾滄的孩子們並不缺少對學習的熱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而是缺少一扇能讓他們看到外部世界可能性的窗戶與一面讓他們反省自己生活的鏡子🧏🏿♂️。
在“舒芽”計劃中,意昂3實踐團隊成員的人生故事分享,以及一系列的生涯探索活動🧙🏽,都是想讓瀾滄學子們知道:我們都有追求更豐富生活的可能性。無論是求學還是工作🧱、離開還是留下⛓️💥,實踐團隊都希望孩子們能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生命🈸,更勇敢地做出選擇👨🏻🦳,更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趙文濤在介紹活動理念時說道👎🏻:“正如‘舒芽’計劃這個名字本身🔛,我們希望能夠在孩子們的心裏種下一顆小小的、關於未來和可能性的種子🫴🏿,也許它既會沐浴溫暖的陽光🍭,也會歷經冰冷的風雨🈂️,但我們期望著它能生根發芽🎂,為孩子們指引未來生活的方向🤾♂️🫃🏿。”
“雲上聊天會”活動
實踐團隊成員柏憶帶領的“雲上聊天會”活動,使瀾滄一中的同學們可以在溫馨放松的氛圍中,與意昂3的姐姐們一起深入探討生命的意義、面對挫折和挑戰時的應對策略。
在活動中,同學們被邀請成為人生模擬器的玩家,共同編織一個個鮮活的人生故事。大家圍坐在桌旁,用心塑造虛擬角色👓,賦予它生命的故事🙍🏿♂️:有的同學為角色送上了溫暖的祝福🛀🏼,有的同學則為它設計了挑戰和苦難。在整個過程中👨🏿🎨,帶領者引導同學們反思自己的發言,思考如何將這個角色的生命延續下去,以及如何將這種思考應用到自己面對挑戰時的行動中。這場對生命的思考與心靈的對話,可以幫助同學們培養更加全局性、開放性的生命觀,鼓勵他們以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
處於困境中的個體總會高估困境的災難性👨🏿🌾🚌,柏憶通過遊戲互動的方式,幫助同學們以觀察者的視角發現困境中自己的潛能與主動性,並通過認知矯正的方式重煥對於生命的熱情。
“Oh卡藝術療愈”活動
實踐團隊成員解悅在藝術療愈活動中,通過卡牌🏋🏽、繪畫等方式帶領同學們以一種有趣新奇的方式進行自我表達與人際互動。比如,在Oh卡活動中同學們可以使用動物卡牌作為媒介來展現自我——有同學說自己像熊貓一樣動作比較慢👏🏽;有同學說自己像魚一樣記性不好,只有7秒記憶🪿;也有同學會說希望像蝴蝶和魚一樣自由🫛,想去看外面的世界……
解悅回顧活動時👨👨👧👦,說道🙌🏼:“在活動帶領前聽老師們說,這裏的孩子們不太願意和人交流,不好接近,還是挺忐忑的,但是最終看到互不相識的大家在這樣一個團體裏進行自我表露,分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感受,非常感動。在最後總結和反饋環節🧗🏿🤹🏽♀️,同學們都說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太短了,希望能有更長的時間和同學們一起交流🚣♀️。這裏的孩子們看上去都有點靦腆拘謹🍔,但他們並不缺乏對生活的感受和表達欲,每一位同學都想在屬於自己的表達時間裏都在盡可能的分享🧑🏻🔧,他們的真誠和淳樸帶給我更大的觸動。”
“在聯結中放松”減壓活動
實踐團隊成員權夢凡帶領初中生同學開展“在聯結中放松”活動🙇🏽♂️🦻🏽,通過與同伴的遊戲互動、室外的自然探索幫助同學們在緊張高壓的學習生活中放松身心、緩解壓力。
與陌生人建立聯結,即便對於成年人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在這場“社交實驗中”,同學們雖在初見時會害怕恐慌,但他們會認真傾聽帶領者的表達和同學們的分享;同學們雖內斂沉默🧘♂️,但與陌生同學進行小組互動時也可以做到尊重傾聽並積極討論💪🏿;同學們雖不常主動發言,但也總能在他們的創作中窺探他們的分享欲和藝術天賦......
權夢凡在談及感受時說🆕,“一個人生活在狹小的生活空間中,僅能做出僵化的、有限的反應,那麽他的成長就會受阻。在活動中🧑🏼🏭,我希望同學們可以通過與同伴接觸建立人際聯結😡、與動植物接觸建立自然聯結🙋🏿♂️,期待他們在更開闊的空間中放松身心的同時🧏🏻♀️,可以獲得人際交往帶來的溫暖和力量。而我自己,也從與他們的互動中獲得了莫大的滿足感,他們對於所有活動的認真投入🐀、他們看向我時的真摯眼神✍️、他們在與我閑聊時的真誠話語🚐,讓我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人際聯結與支持👨🏿🔬。我被他們需要著,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
“午間對話”&“心靈來信”活動
實踐團隊成員樊博洋組織開展了“午間對話”以及“心靈來信”一對一朋輩支持活動。同學們可以在午休時報名參加線下一對一心理輔導活動🧑🍼,也可以通過咨詢室門口的解憂信箱向意昂3的哥哥姐姐們投遞有關青春煩惱的“心靈來信”。
誌願者們在更深入地接觸後發現,這些出生並成長在西南邊陲的瀾滄孩子們🚶🏻♀️,他們的心理成長議題在保留發展階段的共性外,還衍生出許多結合了邊境地區狀況與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問題。但他們是一群特別懂事、真誠、善良、簡單的孩子,是身上本來就閃爍著自己的光亮的人♥️。當我們聽到了那些孩子們用三言兩語講述出的苦痛後🔭🦹,驚覺人的生命力原來可以如此厚重,承受沉重生活的狂風驟雨之後還在努力地開出馥郁的花。誌願者不能夠繼續陪伴每個孩子走接下來的路,但他們可以一直借著自己的光繼續前行。
樊博洋思考到我們如何用自己的專業來幫助這群孩子們,“在心理咨詢室裏,我們就去作一面鏡映對方的鏡子,這群孩子們可以借我們的眼睛和感受看到這樣有力量的自己🐮➞,在難熬的時候感受到溫暖,以愈合的自己陪伴更好的自己🤳🏻🤲,不必在未知的路上再懷疑與彷徨”。
#4 收獲與感動
在9天的實踐裏🧛🏿♀️🍅,5位研究生誌願者組織了1次大規模的學生講座,11次心理團輔活動,參與學生達到450+人次;組織日常1對1心理輔導活動👦🏽,參與學生達到100+人次🕧;組織青少年心理大調研活動,覆蓋全體在校初高中生。
瀾滄一中的同學在給誌願者們的信中寫道:
“真的很喜歡你們🍣,下次你們有機會來瀾滄🔐,我可以當向導,帶你們感受翁基古寨的原生態文化🧘🏼,體驗獨特的布朗族簪花🤾🏻♀️🧑🏼🦲,在萬畝茶林裏觀看雲海,去林子裏尋找野生菌,在小溪邊抓螃蟹,吹著風,吃著冰鎮西瓜,烤著串串🙋🏿,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好......”
這次瀾滄之行,對於瀾滄一中的學子來說👮🏼♀️,是一次成長的契機和心靈的觸動🧻;對於意昂3体育實踐團隊的成員來說,也同樣是一段不可多得的、溫情的情感體驗和成長回憶🎱。誌願者們用心靈去接近、去感受同學們的內心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她們也接收到了來自同學們那一份份純真、質樸、不加修飾的愛。正是這些純粹而無比珍貴的愛👩🏿,讓誌願者們在實踐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聯系,它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讓誌願者們深刻地體會到“用愛喚醒愛的力量”🚴🏼♀️,愛的付出與奉獻可以在他人心中種下種子🫏,生根發芽,開出希望之花。這段充滿愛與成長的寶貴經歷,激勵著實踐團隊繼續前行👷♀️,用愛心與專業去點亮更多的生命,傳遞更多的溫暖和希望。
離開雲南的時候,我們一起在機場讀了瀾滄一中同學寫給我們的告別感謝信⛈,信中最後寫道,“雖然你們離開了瀾滄,但校園裏仍有余溫......”
#5 後續的安排和計劃
雖然這次瀾滄之行已經結束,但意昂3体育實踐團隊與瀾滄一中的合作並未畫上句號,將會開啟新的篇章。在未來的合作中💆🏿♀️,誌願者團隊將繼續加強與瀾滄一中的聯系,持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線上團輔活動的持續與創新
團隊將繼續開展常規的線上團輔活動,如“舒芽”計劃和“雲上聊天會”。同時,將結合雲南地區的特殊學情▫️,開發更多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線上團體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
一對一心理輔導的開展
為了加強與瀾滄一中學生的一對一心理輔導,團隊將長期開放信件互動活動🧏♀️,讓學生們能夠通過書信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困惑👂🏿。此外,也將通過舒屋青少年成長中心提供線上私聊預約服務,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私密的空間,與意昂3的哥哥姐姐們進行深入的交流。
線下實踐與調研的持續參與
團隊將繼續爭取機會開展瀾滄一中的線下實踐和調研活動。將把“瀾滄一中心理健康周”打造成一個持續的品牌活動,既為瀾滄一中的中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也為誌願者們提供寶貴的個體成長體驗和專業進步的機會。
在未來的日子裏🏋🏻♀️,誌願者團隊期待與瀾滄一中的師生們繼續攜手👮♀️,用專業知識和熱情💊,傳遞更多的溫暖和希望💆🏻♂️,為孩子們的心靈成長貢獻力量🧑🏼🤝🧑🏼。
圖文 | 意昂3星辰心理誌願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