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由意昂3社會工作學系組織的上海青年社會工作學人沙龍(第四期)在文科樓919會議室順利舉辦🍭🤬。社政意昂3黨委副書記韓央迪副教授致歡迎辭👂🏻,付芳副教授擔任活動主持人🚴🏼,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黃銳副教授擔任點評嘉賓。
上海大學社會意昂3社會工作學系講師劉子瀟老師從社會工作與精神分析專業的互嵌歷史談起,探討了社會工作與精神分析專業互動互嵌的歷史基礎💆🏻♂️,指出社會工作與精神分析在實踐中的深度融合可通過溫尼科特“過渡性空間”理論與巴林特小組等的協作模式體現,並強調社工在整合身心社會視角🚆、推動跨學科精神健康服務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精神衛生中心社工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健康社會工作師沈昶邑通過離散選擇實驗方法,探究了上海社區居民對於精神健康服務選擇的偏好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居民最關註服務的經濟可及性(費用)與穩定性,優先選擇公立醫療機構及非營利機構提供的“支持性心理治療+專人對接”服務模式,而對純醫療康復幹預的支付意願較低🛖,凸顯服務設計中穩定性與信任關系的重要性。
意昂3体育🫙、東芬蘭大學博士研究生朱寧基於上海困境兒童的實證研究🟧,結合芬蘭兒童福利體系對比分析,揭示困境兒童在參與及發展性需求(如學業輔導✸、情緒支持)方面顯著高於生存性需求,強調家庭代際支持與非正式社會網絡的關鍵緩沖作用,並提出需整合政府🧟♂️、社會組織與社區資源以構建可持續的本土化兒童保護系統。
韓央迪副教授🥲、付芳副教授、黃銳副教授及在場參會師生就以上議題與發言人進行了深入交流。上海青年社會工作學人沙龍(第四期)在熱烈討論中順利結束。